昨日上午9时前,上海展览中心门前进场区已经排起长队,队伍中不乏和家长一起前往的小朋友。而到了午时12时左右,馆内步行通道已经有些拥挤,许多读者都拎上了鼓鼓囊囊的文创帆布包,2025书展第一日就此开启。

今年书展的特点之一是,几乎所有展位都有衍生的文创商品,它们被摆在品牌的展区门口,和集章小桌子并置,成了人流最拥堵密集的地方。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往往与出版社历史与旗下书籍有关,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学生课本内出现频率较高的鲁迅和李雷韩梅梅制成文创ip;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创“七海制造局”,图案设计多取自一套弗吉尼亚·伍尔夫系列书籍的书封。今年他们把文创售卖范围扩大到三四排货架,中午时间放眼望去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02 女性、解惑治愈类书籍成大流,受众指向被强化
文学奖与作者受曝光的声量是各大出版展位推书的依据。有关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的《不响》还有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的宣传被印制成巨幅海报粘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墙上,新经典文化则单独开辟一块“余华文学小卖部”供读者集中选择。在果麦文化展位,林俊杰、邓紫棋和脱口秀演员小佳这类明星的书籍被并列摆放。时下的热点也不能跟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趁着书展时机推出新书《苏超来了》,用书堆出五星形状,还在展柜粘贴了苏超在足球场拍摄的照片,一时引来不少围观。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名人里,由知名学者和教育网红推向给大众的讲解类、解惑类书籍也被集中摆在展位进口处,例如格非“写给困在‘正确道路’上的人”的随笔新作《云朵的道路》,刘擎和严飞的对谈录《世界作为参考答案》,“梁冬品读《周易》”系列丛书,还有张雪峰所领衔的教研组编制的《高中提分笔记》。而在华师大出版社的“薄荷实验”展区,《亲密的分离》《喂养中国小皇帝》和《培养好孩子》是上午较受欢迎的书籍,相比关注异域族群和宏大议题的人类学民族志,人们更希望在个人家庭和亲密关系方面进行探索。
女性写作也是今年书展上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浦睿文化把有关女性主义的书籍摆在一块售卖,有15种左右,也体现了近两年的出版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也有两位独家女性作者的展区:时值250周年诞辰的简·奥斯丁,和前阵子作品《老年》刚被引进简体中文版本的西蒙娜·德·波伏瓦。

除了主会场,今年的书展还设立了一些分会场。譬如“上海书展闵行夜读周”也于昨晚18时拉开帷幕。今年的启动仪式上,学者鲍鹏山带来了《孔子语录》新书分享活动。而在15和16两日,闵行图书馆八楼的报告厅还将有两场沉浸式阅读推理剧《礼物》的体验活动。

走出室内,上海书展的氛围在户外的阅界夜市还在延续。花车已经搭建好,能看到各类小吃的流动摊铺,文创区内还有著名的宛平南路600号品牌入驻,傍晚17:30正式开业。
上海书展观展时间:8月13日-19日
日场:9时至16时,15时30分停止入场
夜场:16时至21时,20时30分停止入场(室外夜市持续到2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