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公募代销榜:蚂蚁基金、招商银行继续领先,券商搭上指数“快班车”

Thomas 6 0

时隔半年,中基协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机构的保有量百强榜单。

公募基金在7月末首次突破35万亿元大关,销售机构的保有规模也水涨船高。

具体到各家销售机构的排名来看,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仍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其中,蚂蚁基金的权益基金、非货基金、股票型基金相比去年下半年分别增加841亿元、1146亿元、709亿元。招商银行的权益基金、非货基金、股票型基金相比去年下半年分别增加815亿元、915亿元、153亿元。

表:2025上半年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明细  来源:中基协 界面新闻整理

从权益基金的保有量百强名单来看,排名前十的销售机构保有规模合计3.03万亿元,占100家代销机构总规模的58.90%。其中,共有9家机构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超过千亿元大关,其中银行就有5家,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

此外,有39家销售机构相比去年下半年保有量下滑,中国民生银行今年上半年的权益基金保有量为626亿元,相比去年下半年减少了102亿元。上海好买基金、浙江同花顺基金的权益基金保有量分别为281亿元、157亿元,相比去年下半年分别减少了64亿元、60亿元。

从非货基金保有量来看,“千亿俱乐部”的销售机构从2024年底的22家增至26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今年上半年的非货保有量相比去年下半年均有所减少。

其中,国泰海通合并销售数据后,跻身千亿销售俱乐部,排名也从2024年的26名上升至17名。此外,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以及浦发银行的非货保有量也超过了千亿元。

受益于指数基金的火热,券商渠道搭上了“快班车”,股票型指数基金的保有量有了较大的提升。今年上半年,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销售机构共有三家,分别是蚂蚁基金、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保有规模分别为3910亿元、1223亿元和1150亿元。

而在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十的机构中,券商占了七席,且保有规模还在快速增加中。这反映出代销金融产品能力已是衡量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成效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成了各家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代销百强的排行榜中,有43家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不足百亿元,24家不足50亿元。

9月5日,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对于目前实行的“客户维护费不超过管理费50%上限”,《规定》提到,面向机构投资者销售形成的权益类基金保有量尾佣比例上限维持30%不变,而其他产品则下降一半。

“现在靴子落地,可以说好于我们的预期,对代销机构的收入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有互联网代销平台市场部人士称,从认申购费层面来看,当前大多数基金产品的认申购费率已降至0.1%左右,《规定》实际影响较小;其次,客户服务费层面,各类别基金产品费率有差异,但整体也低于《规定》上限。

蚂蚁基金董事长王珺对蚂蚁基金内部数据显示,自2016年至2024年,蚂蚁基金累计预估为投资者节省了超500亿元交易手续费。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发表研报称,从公募的代销机构层面来看,未来预计将形成银行、券商和互联网三方新格局。商业银行未来或主打“现金管理类产品+传统公募首发+保险”代销,券商主打“被动指数(宽基+Smart beta,含ETF和联接)+券结基金+私募(尤其量化等细分产品线)”,而互联网三方平台则主打流量变现模式,凭借流量优势和投顾能力加强对长尾客户覆盖。